69看书网 » 都市小说 » 尚书——现代文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6章 《禹贡》 (2/3)

第6章 《禹贡》 (2/3)

文/姚葵醴.CS
尚书——现代文 | 本章字数:25.85万字 | | 尚书——现代文txt下载 | 尚书——现代文手机阅读
黑色和黄红色的彩色丝绸,用丝线串起来的珍珠项链和手链。九江地区要缴纳不同规格的大乌龟。从荆州运送贡品到国都,要乘船沿长江、沱水河、潜水河、汉水河顺流而下,然后上岸走陆路到洛水河,再到南河。

荆山、黄河之间是豫州:

伊水河、洛水河、瀍水河、涧水河经过疏通,都流入黄河了。荥[x]波湖蓄积来自各处的地表水,成为了一个深水湖。利用和开挖新旧河道,把荷泽湖的水向南引到孟猪泽,以调节旱涝时的水量。这一带的土地是经过耕种的柔软的土壤,土壤的下层是结成大块的黑色硬土。这里的田地定为第四等土质,这里的赋税是第二等夹杂着第一等。这里上缴的贡品是:木漆,不结子的大麻,细葛布,苎[zhu]麻,用圆竹筐装的绸布和细棉花。还专门进贡制作玉磬用的石料。从豫州运送贡品到国都,要乘船沿洛水河顺流而下,到达黄河。

从华山的南面到怒江之间是梁州:

岷山、嶓[b]山一带都已经由当地的居民开垦耕种了。沱水河、潜水河都已经疏通了。峨眉山、蒙山修建了山间的道路,使得地区之间的旅行不再是难事。在与这里的少数民族建立了和睦关系方面,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。这里的土质是黑色的沃土。这里的田地全部都定为第七等。这里的赋税规定为第八等,还有少数地区规定为第七等和第九等。这里上缴的贡品是:声响清脆的美玉,铁,银,可以雕刻的硬金属,做箭头用的石材,玉磬,黑熊,马熊,狐狸,山猫,用兽毛织成的呢毡。从梁州运送贡品到国都,要沿着从西倾山流出的白龙江运送出来,乘船沿潜水河顺流而下,然后离水上岸走陆路,再进入沔水河,再到渭水河,随渭水河横向进入黄河。

黑水河到西河之间是雍州:

弱水河经过疏浚向西流去了。泾水河流入渭水河,两条河流汇合在一起。漆水河和沮水河汇合流入洛水河。沣[feng]水河也向北流入渭水河。荆山和岐山修建了山间的道路,使得地区之间的旅行不再是难事。从终南山、到太白山,一直可以通行到鸟鼠山。广阔平原和低洼湿地的治理,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,一直治理到猪野一带。鸟鼠山西面的三危山一带有了人烟,当地人可以安居乐业了。舜帝时迁徙到三危山一带居住的三苗族群,现在非常遵守等级次序规定了。这里的土质是黄色的耕种过的土壤。这里的田地定为第一等。这里的赋税规定为第六等。这里上缴的贡品是:一定要有球形的玉石,青色的玉,珠子一样的玉石。从雍州运送贡品到国都,要在积石山附近的黄河乘船顺流而下,到达龙门山,龙门山在黄河的西岸,再进到渭水河和黄河交汇的地方。用兽毛织成的呢毡,来自昆仑山、析支山、渠搜山一带,这一带的西戎各少数民族正开始遵守国家规定的等级次序了。

开辟连通了岍[q]山和岐山之间的道路,道路一直延伸到荆山,再延展到黄河岸边,在黄河上确定了航道,乘船向黄河上游航行,到达靠近壶口山的岸边登陆,开辟连通了壶口山、雷首山之间的道路,一直延伸到太岳山。开辟了纸柱山、析城山之间的道路,一直通到王屋山。开辟了太行山、恒山之间的道路,一直通到碣[jie]石山,道路一直延伸到渤海之滨。开辟连通了西倾山、朱圉[yu]山、鸟鼠山一直到华山的道路。开辟连通了熊耳山、外方山、桐柏山一直到陪尾山的道路。

开辟连通了嶓冢山到荆山的道路,连通了内方山到大别山的道路。从岷山的南坡可以通行到衡山,渡过九江,可以一直通行到江西庐山一带。

疏导弱水河引流到合黎山一带,造福当地的民众,河水的下游流入了北面的沙漠。

疏导黑水河流到了三危山一带,造福当地民众,最后流入了南海。

疏导黄河,从积石山开始,流经龙门山,再向南流到达华山的北面,接下来转向东,流到纸柱山,又继续向东流经河南的孟津地区,再向东流过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地方,流到了大伾[pi]山,然后向北流经降水河口,到了大陆泽湖。黄河又继续向北流,分成九条支流,又合为同一条河流,在接近大海的地方,黄河迎着汹涌而来的海潮,最终流入大海。

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河,向东流去成为汉水河,又向东继续奔流,成为浩大青幽的大河,流经三参水河口,流到了大别山的山脚下,分为三支:一支向南流入长江,一支向东在低地形成了一个名叫彭蠡[li]泽的大湖,一支向东继续奔流,称为北江,最后流入了大海。

从岷山开始疏导长江,向东分出一条支流称为沱江,长江的干流向东到达了澧[li]水河口,穿过九江,流到了东陵地区,再向东流,沿着倾斜的地势往北边流,长江在这里与淮河会流,再向东流。这里的一段江流称为中江。最后,长江流入大海。

从济水河的上游开始疏导,向东流去,称为济水河,最终流入黄河。济水河与黄河汇流之后,河水溢出河堤,在河南荥[x]阳一带形成了荥泽湖。荥泽湖水向东流出,流经山东定陶的北面,又向东流到了菏泽地区,又向东北方向流去,与汶水河交汇在一起,又向北再向东流,进入大海。

疏导淮河,从桐柏山开始,向东流去,沂水河汇入泗水河,泗水河又汇入淮河,淮河继续东流,进入大海。

疏导渭河,从鸟鼠山开始,向东流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5章 《益稷》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7章 《甘誓》(2/3)(快捷键 →)